字节产运三次面

三面前后总10天左右~ . 一面:

1.实习经历+收获

2.会员增长的主要渠道有哪些?如何评估渠道效果?

3.假设你要设计一个会员权益体系,你会怎么做?

4.英语水平+项目管理能力

5.针对不同国家的设计差异化推广策略要考虑些什么?

6.平时有使用海外社媒吗?

7.如果产品某功能在一国受欢迎另一国数据差,你怎么分析原因并改进?

8.职业规划

二面

1.你在过去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经验?你怎么把它运用到我们的产品上

2.你的个人优势是什么

3.产品增长有瓶颈,你怎么分析问题并解决?

4. 如何针对不同地区设计差异化的会员订阅模型?

5.如何平衡免费用户和付费用户的权益,避免免费用户流失?

6.如何利用TIKTOK给产品引流?具体思路?

7.对海外短视频行业趋势的了解 三面:

1.分享产品案例

2.你怎么进行产品推广?

3.针对xx节日,你会怎么策划一个节日营销活动

4.假设你负责推广一个新功能但效果不佳,你会如何分析原因并调整策略? 5.反问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牛客创作赏金赛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头像
08-11 12:02
已编辑
门头沟学院 产品经理
刚踏入产品实习岗位,我经历过这些让人心力交瘁的时刻:被研发挑战:辛苦推进项目验收,被开发同事当面指出对自己产品历史逻辑理解不足,感觉努力被否定。结果不如意却找不到原因:项目上线效果不佳,责任落在你身上,却难以复盘问题出在哪里。委屈无处诉说:被项目成员“欺负”,不敢或不懂为自己发声,只能默默消化情绪。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被迫进入了一种“在踩坑或者撞墙中成长”的模式:1️⃣缺乏指导,摸着石头过河:入职后往往直接上手跟项目、写需求。即使有导师(Mentor),也可能没时间细致指导。很多基础技能(如写好文档、有效沟通、需求排序)全靠自己摸索,在一次次批评和挫折中缓慢积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成长机会。2️⃣ 不成体系,陷入迷茫与自我怀疑:总是在“救火”,解决眼前问题,难以系统性地理解工作全貌。这种被动状态容易让人陷入负面循环:“我是不是不适合做产品?”“做了这么多,为什么总被质疑?”“老板是不是对我很失望?”3️⃣ “挨打”不等于成长:经历挫折本身不会自动变成经验。缺少有效反思、针对性指导和知识框架支撑,同样的错误可能反复出现(比如需求文档总被挑刺)。这是效率最低的学习方式之一,也容易让人丧失信心甚至萌生退意。现在我也在努力与工作和解,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份工作,既然交给校招生,说明也没有很重要。。。
实习的内耗时刻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1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