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面试常见难题:如何发现数据异常?
主包在运营岗面试中经常被提问:如何发现数据异常?当初小白的我可能会以某次项目为例说明,但当面试官追问、或者假设其他的场景时,就很容易因为没有实例经验而阿巴阿巴。但在后来的实习和工作中,我逐渐发现这是有方法论的,因此分享出来,希望有能给小伙伴们启发的地方。
首先需要把我们工作中涉及的运营数据,分为绝对值数据和比例值数据,前者为不需要经过运算的直接数据,比如曝光量、下载量、注册量、点赞量、评论量等等;后者为需要运算的数据,以除法为多,例如转化率、留存率、DAU、ROI、成本、LTV等。
比例数据更重要,因为描述的是变化程度,也就是用户转化的过程,实际问题也基本是出在用户转化行为中。
1、如何发现数据异常
异常肯定是基于对比得出的,可以是与自己产品以往数据对比,也可以是和大盘均值水平对比。对比需要有控制变量的思维,例如周末的数据就和周末同期的对比,流量环境一致;转化率应该和曝光量相当的以往数据对比等。
2、数据异常定位
遵循分类、分解的拆解思路。
首先是对数据分类,例如DAU下降,分类是哪种类型用户DAU下降,是老用户还是新用户?又例如CTR下降,是哪个版位的CTR下降?
其次是将数据指标分解到最小的单位,相当于将分子拆解成原子、质子、中子...的过程。数据指标即代表用户行为,数据出问题即意味着某个用户转化环节出了问题。一般来说我们数据看板上的指标(尤其是比例数据的指标)都是很笼统的,所以需要拆解数据指标成最小数据单元。
例如展示下载率有问题,拆解可以得到与CTR有关的数据指标有展示量、千次展示成本、展示点击率、点击下载率,分别意味着我是否得到正常的曝光、用户点击转化、点击下载转化?其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根据用户转化漏斗去排查。
以展示下载率为例,分类和分解的思路其实就是这个表格:
在面试和工作中,实际上就是把上述这个表格列出来,列是分类,行是分解,基本上一列出来就知道问题在哪了。
#面经##运营每日一题##运营##牛客激励计划##你遇到最难的面试题目是_#干货向,互联网运营岗工作思考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