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招+春招总结

个人情况:2025届211本科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家乡云南。成绩靠前,获得过一些奖学金和校级奖项,参加过一次互联网+大赛,其他的科研项目没有参加过。

2024下半年进行的秋招,我真的整个人都投入进去,每天都在投简历、做测评、笔试面试。因为一开始认为应该广撒网,只要自己能投的差不多都去试了,所以整个过程很累,后面也拿到了几个offer但都不满意所以拒了,当然也积累了一些面试经验。

一直没来得及做一个完整的总结,在上个月收到了中国电信的offer,也终于决定签了,这才让自己放松下来。(春招虽然也在看一些,但感觉岗位好像没有那么多了,也可能是我没那么投入地去找吧)

据我的记录(可能不全)秋招我从7月30号开始,一共投了197家公司,314个岗位,有92家公司收到信息(包括测评、感谢信等),完成了40家公司的笔试,20次面试。春招我从2.14开始,一共投了54家公司,81个岗位,收到27家公司信息,完成了8家公司笔试,5次面试。共收到了5个offer,39封感谢信。

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要自己懂而且会很迷茫,工作到底是想要薪资高还是稳定?不知道之后到底该做什么,越来越怀疑自己的能力。北森测评做到吐,一两个小时眼睛都看花,还有带编程的笔试题好多都不会,还有的笔试需要线下,来回都花几个小时;面试的话,环境也很重要,实习的时候就悄悄利用中午或摸鱼时间拿着电脑去面,在学校大热天的到楼梯间或者某个没人的地方徘徊(太惨了真的,还是在家好)。

有时候一天能收到好几个笔试面试的邮件,当然是开心的,但也意味着我必须做一些取舍,时间会撞,还有一些个人因素导致错过的笔面。经历了秋招之后,我逐渐清晰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我要去上海发展,于是春招投的就基本是上海的岗位了,尽管老家是云南的,父母也希望我留在云南,但我还是没签中国联通云南分公司的offer。

笔试时间线

秋招

拼多多(8.11)

深信服(8.18)

大疆(8.18)

得物(8.28)

京东(8.31)

小红书(9.1)

招银网络(9.2)

东方财富(9.3)

友塔游戏(9.4)

三诺生物(9.4)

去哪儿(9.6)

锐明(9.10)

淘天集团(9.21)

亿道(9.26)

中邮消费金融(9.26)

中国电信(9.28)

360(9.28)

万兴科技(10.6)

神州信息(10.9)

顺丰(10.12)

邮政储蓄(10.19线下)

中国移动(10.26)

华夏银行(10.27)

北京农商银行(10.28)

得物(10.29)

卓望(11.5)

中国工商银行(11.10)

中国建设银行(11.10)

兴业银行(11.13)

中国石化(11.23)

南方电网(11.30)

春招

美团(3.8)

拼多多(3.9)

滴滴(3.9)

三七互娱(3.13)

掌阅科技(3.14)

小天才(3.16)

得物(3.30)

帆软(4.3

面试时间线:

腾讯——数据中台8.15(手撕代码)

招银网络——运维研发工程师 9.6一面,9.10二面

农业银行——宣讲会后群面+个人面

途虎养车——产品运营 9.18

影石Insta——系统运维工程师9.20

商汤科技——大模型评测分析工程师9.20

蔚来——助理数据分析师 9.20。

淘天集团——数据研发工程师 9.25

比亚迪——工艺工程师 宣讲会面试 9.28,HR面9.29,offer9.30

马上消费——数据分析 宣讲会面试10.11

永升——物业公司管培生10.17 群面

顾家家居——数据分析10.17 宣讲面试,10.18群面

中国移动——大数据运营工程师10.29一面,11.1二面

中国重汽——大数据分析11.28,12.6offer

正浩创新——IT开发工程师11.29一面,12.2二面

建设银行——科技类专项人才12.3线下群面+单面

民生银行——上海金融科技岗11.15群面,12.4线下面;昆明分行11.21一面,12.20二面,12.31offer

南方电网——信息通讯业务12.19

得物——数据应用研发工程师12.23一面,12.25二面

邮政银行——信息技术管培生1.8群面

中国联通——云南运营服务2.22,3.13offer;上海售前技术支撑2.23

中国电信——产数开发工程师3.21面试,3.26offer

美团——产品运营岗3.26

九机——数据分析岗4.8

德勤——网络安全分析师4.21

以上记录均是不完全记录,另外每个面试我都有做相应的问题记录,如果有小伙伴需要的话,后续我会单独发出来

希望大家都能获得自己心仪的offer

#春招启动,你开始投递了吗?##秋招总结##你喜欢工作还是上学#
全部评论
接好运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29 18:01 广东

相关推荐

在AI产品设计中,Agent(智能体)和Workflow(工作流)是两种核心范式,分别代表了智能化与流程化的不同方向。要从以下方面展开分析:一、核心区别二、Agent的核心特性三、Workflow的设计逻辑四、协同关系五、选择决策要点具体来说:1. 定义与功能:   - Agent:自主决策实体,能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执行动作   - Workflow:预定义的任务序列,按照固定流程执行2. 执行方式:   - Agent:动态响应,根据输入和环境变化自主调整行为   - Workflow:线性执行,严格遵循预设步骤3. 灵活性:   - Agent:具备学习适应能力,可处理未知情况   - Workflow:静态结构,变更需要手动修改流程4. 决策能力:   - Agent:内置决策逻辑,可实时评估选择最佳路径   - Workflow:无自主决策,完全依赖流程设计5. 复杂度:   - Agent:通常包含状态记忆和目标导向行为   - Workflow:侧重任务编排和顺序控制6. 典型应用:   - Agent:聊天机器人、自动驾驶、游戏AI   - Workflow:数据处理流水线、审批系统、CI/CD流程7. 错误处理:   - Agent:可自主尝试恢复或寻找替代方案   - Workflow:依赖预设的错误处理分支总结:Agent是“大脑”,Workflow是“骨架”,二者结合可构建从灵活到稳定的AI应用光谱。未来方向是通过低代码平台降低两者融合门槛,实现智能化与自动化的统一。 #牛客激励计划#  #聊聊我眼中的AI#  #产品经理# #牛客AI配图神器#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7
9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