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应该如何逆袭?

论文已经提上日程了,我也悠闲了起来!好久没有上牛客了,怎么感觉整体的氛围都不一样了呢?

本人BG:双9保研机械硕士,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些自己总结的小小经验,给双非的小伙伴一些建议!

其实我对学历差距没啥概念,我也没有办法提各位感统深受,我只能说一些我认为有用的经历和经验。

第一步:先治心病,别被"学历自卑"困死

很多人因为被贴上了双非的标签就会自暴自弃,老家的弟弟学的计算机但是个三本民办本科,经常会跟我们吐槽:们老师上课还在教Dreamweaver做网页,机房电脑装个IDEA都卡,这种资源差是事实,但别陷在抱怨里!

学历歧视是真实存在的,但别当把它当成自己的心魔当成借口当成拦路牌 我面过大疆字节腾讯也帮国企筛过简历,学历确实是最快过滤方式。但是呢:双非的对手从来都不是985,而是身边同样双非的人

招聘市场本质是分层竞争,互联网大厂核心岗和央企总部这种神仙打架的地方,双非确实吃亏。但95%的普通岗位(比如新媒体运营、区域销售、中小厂技术岗)根本不看学历,拼的是谁能拿出项目成果

实操建议:海投时直接绕开"清北复交优先"的岗位,重点突击JD里没写学历要求的公司。去年我带的学弟靠3份短视频实操作品,PK掉211硕士拿到MCN机构offer

别在考研考公树上吊死,多找几棵歪脖子树 见过太多双非同学把人生希望都压在考研上,三战失败直接心态爆炸。清醒点:现在985硕士扩招得连本校生都保不住就业,花三年读个双非研可能更尴尬。

性价比路线: ① 考公优先选限制专业的基层岗(比如海关招食品检测专业) ② 读研建议直接冲海外一年制(预算不足看马来西亚/韩国,30万足够) ③ 技术岗死磕证书(注册会计师、PMP、思科认证比研究生文凭管用)

我同学真实案例:二本会计专业,大四拿下CMA+初级会计,毕业进了本地龙头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比读研的同学早三年做到主管

主动蹭资源比抱怨学校有用 别说你们学校没资源,我二本朋友的操作: ① 混进985公开课群(现在慕课都有课程群)直接私聊教授求指导 ② 周末坐高铁去隔壁211实验室当免费劳动力 ③ 在创业大赛群里抱大腿,靠写商业计划书混进省赛团队

重点不是你真学到多少,而是能把这些经历写进简历。HR看到"参与XX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根本不会细问

选对赛道能抹平学历差距 这些领域双非特别容易逆袭:

跨境电商(深圳很多公司老板自己都是大专)

直播运营(我认识某MCN机构总监初中毕业,但起号成功率80%)

新能源车企区域销售(学历卷度远低于互联网)

智能制造领域(很多传统企业在转型,急需年轻人) 避坑方向:金融总部、政策研究岗、央企总部这些学历卡死的地方

工作三年后没人关心你学历 我组长是二本毕业,但28岁带10人团队,因为他: ① 把所有工作成果数据化(比如"公众号打开率从2%提升至5%") ② 每年掌握个新技能(SQL、PS、视频剪辑) ③ 在行业峰会主动加人微信(现在跳槽都是微信直接推岗位)

记住:毕业五年后还拿学校说事的,要么是混得差的985,要么是没长进的你自己

最后说点扎心的:我见过三本毕业28岁当上区域总监的,也见过985硕士30岁还在啃老的。学历决定的是起点线位置,而人生是场马拉松。你要是每天盯着"双非"标签自怨自艾,不如现在关掉手机去改简历。毕竟找工作的核心就一句话:你能为老板解决什么问题? 想明白这个,二本三本照样能混得风生水起。

#双非应该如何逆袭?#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评论
2
3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