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卖骑手的劳动分工

劳动生产上最大的进步,以及所有劳动指向和应用的地方展现出来的熟练程度、技能和判断力的提高,似乎都源于分工。分工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

一份已完成的外卖订单,大致需经过外卖平台——商家——骑手三位不同角色之手。人们习惯性地认为,除外卖平台和餐饮店需要进行细致分工化外,骑手之间不需要再进行分工。骑手送外卖环节涉及到的操作本身并不复杂,即便再次分工对提升订单的履约完成率也微不足道。然而,事实并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样。

任何一种微小的职业,内部都存在着分工。越是规模化越小的行业,其分工往往更细致。新加入跑外卖的骑手,因第一次从事该份工作,对该派送区域的道路不够熟悉,也缺乏与商家、用户之间有效沟通的技巧……新人刚跑外卖时,怕超时出差错,每次只敢接一至三单,送完后再继续接下一单,每天勤恳工作8小时勉强也能送完35单左右。一位从事外卖行业多年的老骑手,倘若系统分配到他手上的外卖订单,第一笔外卖订单与下一笔外卖订单,取餐的所在位置、送达目的存在相反路线,那么即便他倾尽全力,一天完成配送量最多也不超40单。

那些新加入的骑手,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对经常配送区域里,商家所处的位置、用户实际收货地址、哪条送餐路线最短、最便捷……都了如指掌后,同样8小时配送,在那个熟悉的范围内,日均配送订单量能稳定达到50单以上。此时,若把他重新分配在另一个陌生的配送区域内,即便他已拥有了早先外卖从业经验,也需要花时间熟悉路况,日均完成配送订单量则会降至在40单,直至他对新的配送区域有了重新的认识,完成订单的工作效率则会再次回升到原来水平上。

倘若把一位从事外卖配送行业多年的骑手,重新安排在某个陌生的区域,系统自动分配的外卖订单,上笔需配送订单与下笔需配送外卖订单之间,送餐、取餐路线方向完全相反。即便骑手的送餐时间在原来8小时基础上,再额外增加1个小时,日完成配送订单量最多勉强能达到35单。

虽然,外卖订单的配送时效快慢受多种外部因素影响,但不可否认也受骑手内部细致化的劳动分工所影响。表面上,外卖站点对骑手进行一次人员调动,实则是对该区域内订单配送,重新进行了任务划分。这种人员调整,实则是对劳动力进行重新分工。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存一千万就可以进大厂实习
石圪节公社发型师:有存一千万的实力还实习个嘚,直接躺平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刘湘_passion:出国旅游?那就小心你的腰子咯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吐泡泡的咸鱼:我也工作了几年了,也陆陆续续面试过不少人,就简历来说,第一眼学历不太够,你只能靠你的实习或者论文或者项目经历,然后你没有论文,没有含金量高的比赛和奖项,只能看实习和项目,实习来说,你写的实习经历完全不清楚你想找什么工作?行研?数据分析?且写的太少了,再看项目,这些项目先不说上过大学读过研究生的都知道很水,然后对你想找的岗位有什么帮助呢?项目和实习也完全不匹配啊,你好像在努力将你所有的经历都放在简历里想表现你的优秀,但是对于你想找的岗位来说,有什么用呢?最后只能获得岗位不匹配的评价。所以你需要明白你想要找的岗位要求是什么,是做什么的,比如产品经理,然后再看你的经历里有什么匹配的上这个岗位,或者对这个岗位以及这个岗位所在的公司有价值,再写到你的简历上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
1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