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社招产品面试心得(简历篇)
上一份工作是大厂的财务产品经理,今年5月中旬决定开始找工作,8月底接受最终的offer成功上岸,9月底入职新的公司,目前入职新公司快2个月了,逐渐适应新环境中。回看找工作的3个月,有不少体会和收获,过程中也得到很多前辈和同事的悉心指点,感恩;校招时也有学长帮助过我,所以个人觉得求职不只是一个人的战斗,也希望大家在求职过程中有良师益友相伴。基于此,把这次求职的感悟分享出来,希望带给大家一些启发,持续努力总会有收获,祝早日上岸~
先分享简历方面的建议,面试和谈薪后面有空再聊
个人在校招时,简历花过很大工夫,当时初筛通过率还不错,积累了一些经验,过去2年在校招季时,也陆续帮60+位同学们修改过,过程中发现一些简历的共性问题,所以会介绍简历准备的要点。
简历作为求职的敲门砖,是一份门面,无论校招还是社招,简历最重要的就是岗位匹配度,所以简历中的所有内容,都需要向HR证明一件事:我的能力和岗位要求匹配,足以胜任工作。
下面从3个方面介绍简历准备的要点,经验大多数基于产品岗位特性,酌情参考。
一、框架
1.1 校招
以下简历框架更适用于校招生,建议按照以下框架的顺序,从上到下排版内容,校招简历内容控制在1页纸内比较好。
1.2 社招
参与与过部门招聘工作,接触过优秀前辈们的简历,也简单总结下社招简历框架。
二、简历自查清单
对简历中高频出现的硬伤,整理成自查清单,帮助大家快速自查。
2.1 框架
校招、社招分别参照上面的简历框架,检查排版顺序,必要模块是否准确齐全。内容详略得当,所有内容以岗位匹配度为思路去表述
2.2 个人信息
是否过于冗余,简历只展示必要信息。冗余信息比如性别、民族、年龄、籍贯、政治面貌等,除非岗位对某个条件有特定要求,否则不用写
2.3 目标岗位
是否写明求职岗位,岗位名称是否准确(海投时,不要图省事把所有岗位保持同样的名称,建议和要投递的岗位名称匹配)
2.4 格式
- 正文内容对齐规则是否保持一致;
- 所有经历在时间顺序上保持最新经历在前(适用所有和时间有关的内容排序,包括教育经历、工作经历、项目经历等);
- 数据、亮点内容加粗;
- 配色建议黑白,减少彩色,不用高饱和色;
- 编号格式一致,不同模块内容所用的项目编号保持一致(小圆点就行了,不要花里胡哨的编号)
- 简历文件格式:必须 PDF,别搞 WORD,不方便查看,版面观感差
校招文件命名:岗位-姓名-学校-专业-毕业届数 社招文件命名:岗位-当前所在公司-工作年限-姓名
三、表述技巧
3.1 简化STAR法则
4项的具体含义自查,不赘述。个人经验来看,描述1件事涵盖这4项内容,篇幅会比较长,不适用于简历这种篇幅有限,需要被快速提取信息的场景,更适合面试时结构化表达项目。
简历推荐用简化后的STAR法则表述,重点体现行动(A)和结果(R),简要说背景(S),省略任务(T)相关内容
3.2 行为词运用
描述行动时,多用行为词开头,一是让HR快速清楚定位,二是表述简洁职业。行为词举例:主导、牵头、负责、深度参与、把控、推进、协助。
3.3 量化表示
挖掘项目中的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简历中常见到只体现结果数据,忽略过程数据,有数据的内容就更具说服力。所有简历中的数据,必须清楚知道数据口径、统计方式,计算方法,数据的得出过程必须逻辑闭环,能自洽,做这些是为后续面试打基础。
3.4 工作能力
校招简历的【工作能力】和社招简历的【能力总结】模块,都能概括为自身工作能力的总结,所有软性和硬性技能都能包装成工作能力的一部分,通过这部分内容让HR快速感知到你和岗位的匹配度,所以此模块内容【高度强调岗位匹配度】。
如何写好这部分内容?方法简单粗暴,至少看10个大厂对应岗位的介绍(**********),参考职责内容和岗位要求,找出共性的能力点,甚至可以【借鉴原词原句】,这样表述的工作能力会与岗位匹配度很高。
#简历##面试##产品经理##校招##社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