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设计工程师的进阶之路

一百个IC设计工程师有一百种关于职场发展的规划,有的人刚入职场就有清晰的目标,三到五年小目标,八到十年大目标,有的人工作四五年可能才摸索到一点方向。

但是,不考虑特殊优秀个例的话,一个IC设计工程师的进阶之路往往是能力提升的不同高低,相应的能力就会达到相应的高度。

某些公司会以工作年限来界定初级、中级、高级工程师,但这并不是相对清晰有效的定位。

我们姑且把这条进阶之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基础阶段,高效阶段,高级阶段。

基础阶段

基础阶段是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内容,如果要用一些词来表示程度的话,可以用:了解、知道、懂得。

以具体的基础知识储备和经验技能来衡量的话,例如:

一些设计案例:FIFO、跨时钟数据脉冲采样位宽转换、状态机、调度算法;

EDA工具基础:spyglass的lint检查、cdc检查、DVE查看波形、verdi查看代码追信号;

成熟的设计思想:设计规范、跨时钟设计、带宽要求、数据通路RAM的使用;

不同方向的不同知识储备:图像处理、通信算法、各类协议;

高效阶段

在高效阶段往往需要做到:充足的知识储备、熟练的技术操作、高效的解决问题、有效的工作沟通。

这四点,越往后越难。

1、充足的知识储备

在这个阶段,知识储备就不单单限制于原先方向上的知识了,你需要兼顾横向和纵向的知识,同时积累了大量的设计案例以及设计思想、对芯片设计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某一领域有深厚的见识。

以PCIE为例,已经对PCIE的工作原理有深入的了解,知道如何去设计模块以及验证模块、当模块发生问题后,能够高效快速地找到问题所在,更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这么设计以及对如何优化模块有清晰的认识。

2、熟练的技术操作

掌握各种技巧,能够高效的完成项目工作,例如:

能够熟练掌握tcl、perl脚本、shell脚本语言、Excel宏进行大量数据的出来工作、减少体力劳动、降低工作量提高效率;

掌握各类EDA工具的快捷操作、能够各类操作反应速度。例如,提高编码速度、例如熟练掌握gvim、notepad的高级使用,如正则表达式等;

尽量减少每项工作的所需时间,尽量减少工作停顿时间,进行流水作业,如减少波形生成所需的编译时间。

3、高效的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往往是简单的,同一个问题的解决方式有很多种。

高效的前提在于发现问题,只有及早发现才能及早解决。

这个时候就需要清晰的逻辑思维和成熟的定位能力,知道从哪几个方面考虑,快速定位问题。

4、有效沟通和反馈

最难的不是技术,是把技术问题沟通清楚。有效沟通是职场的必备技能之一,很多工程师都做不好这一点。

有效沟通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技术上的,能够给对方把问题讲明白,不止是“术”上,还可以在“道”上。

另一方面是工作结果上的及时反馈,有助于增加团队的一致性,好的沟通可以让团队其他人对最终结果更有信心,更有动力去做。

高级阶段

高级阶段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个人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对于整个团队的成长。

常言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个处于高级阶段的IC工程师能够对团队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这其中包括且不限于:新员工的个人专业技能提升、团队整体的配合、团队效率的提高。

对于所负责的项目,还要具备方案规划布局能力、项目协调管理能力、现场问题解决能力等。

一旦做到这个程度,就已经是行业内可以担当中流砥柱的角色了。

以上,勉强可以算作是一个IC设计工程师在职业生涯上的三个阶段,如果能按部就班的在这条进阶之路上走下去,有朝一日势必能成为行业大牛。

#芯片##IC##转行##秋招##职业发展#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6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