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中年人的去向

上周约见一位朋友,对方已经自由职业多年,目前他在给企业做顾问,比较好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互联网产品中年人产生的核心原因是供给大于需求,溢价能力变差导致。

互联网鼎盛期是在17或18年左右,19年开始明显感觉行业增速下降,再无什么好的产品面世。

互联网增速下降后,无法再大规模拓展新业务,只能从内部降本增效开始,于是乎市场有大量人员被公司裁掉,等待再就业。

加上互联网本身喜欢年轻一代,毕竟更有体力,冲劲越高,中年人的优势自然不再。

供给明显高于需求,出现所谓的内卷化,岗位变少,工作量加大,中年人的性价比变得更低,只能熬着。

看我身边的中年人,除开个别转型,基本都还在互联网苟着,而不是被失业在家里停摆,不过我可能有样本偏差。

我们聊到已经到中年人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去向,好像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方式,因为当行业不再辉煌时,个人的努力似乎没那么有效。

不过还有3个方式让你延长职场周期,对抗所谓的中年危机:

朋友建议如果你已经在大公司,相对稳定的话,你就继续苟着,不用再想什么时候出来干一把大的事。

目前的行情已经不太适合创业,再说创业风险极高,你先积累本金,降低房子、车子等负债更为重要。

当然,在大厂苟着的话,你就别更多寄希望于加薪晋级,因为机会变少,除非你遇到特别高速发展的业务,否则很难再往上一级。

再说有些同学已经遇到天花板,自我预期并不高,先这样干着也好。

朋友说的一个点我倒是认可,是中年人尽量远离纯C端型业务,比如游戏、平台,因为这样的业务消费人群是年轻人。

你跟这样的群体有时相差十多岁,你已经无法感同身受,做产品自然会感觉蹩脚。

而B端方向恰恰需要积累经验,甚至这样的经验是越老越吃香,因为你需要作为乙方,跟B端企业打交道。

面向B端的产品,尤其是解决方案的产品,需要你能懂行业,懂全局,同时需要你能hold住甲方,因为有时对方是公司的一二把手。

作为中年人,你在这块优势比较多,毕竟看的产品比较多,经验相对丰富,以及职场社交经历有起伏,更懂人情世故。

不好的点在于B端产品收益不像C端那么好,尤其这些公司盈利水平都一般,甚至还在生存线挣扎,自然无法给你更高薪水。

第二曲线现在已经成为热门,比如知识付费,越来越多的大厂人被迫卷入这样的赛道里面。

你看抖音、微信等,似乎刷到的视频里面,就有几个百万年薪的大厂人,出来讲解产品、职场、自媒体等内容,最后无非是卖课、卖社群。

看到身边转型除开自媒体外,个别是保险经纪人、摄影师等,但这些都个人依赖兴趣度,以及前期的经历积累。

当然,朋友现在做的第二曲线可以作为参考,就是企业顾问,给企业定制产品解决方案,始终围绕产品经理来做。

但第二曲线的成功并不是那么简单,你从开始的寻找、培育、发展等都需要时间和精力,尤其如何从茫茫方向中,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是比较难的事。

以上的方向是针对互联网中年人来看,让你逐步往前的退路选择。

总之是主业要稳,副业开始尝试。除此之外,心态有时比较重要,你别过于焦虑,放长时间周期来看现在。

以拉长十年期来看,现在的纠结可能没那么重要,反而一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被你忽略,比如锻炼。

欢迎关注公众号:张仪说。

张仪说职场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

大厂产品负责人,十年互联网经验。深度分享互联网求职,个人成长与产品经验。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5 9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