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复试准备问答题

软件工程-复试准备问答题

潇湘满

进击的菜鸡

11 人赞同了该文章

1. 软工的开发模型

软件工程开发模型是软件开发中一种特定的方法,它定义了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包括不同阶段的活动、文档和输出。下面简单介绍几种主要的软件工程开发模型。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软件工程开发模型中最早、最基础的模型,它以顺序的方式依次完成软件开发的不同阶段,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确定的输出和下一个阶段的输入,且完成一个阶段后不能回头,这种模型注重文档和规范,适用于需求较稳定、项目周期长、开发成本高的软件项目。快速原型模型快速原型模型是一种较为灵活、快速的软件工程开发模型,它通过快速构建原型来帮助用户和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定义需求,缩短了软件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该模型适用于需求变化频繁、开发周期短、可交互性要求高的软件项目。增量模型增量模型是一种逐步递增、逐步完善的软件工程开发模型,它将整个软件开发过程分成多个增量,每个增量都是一个可交付的、完整的、独立的软件系统。每个增量的开发都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等阶段,逐步完善整个软件系统。该模型适用于需求变化频繁、软件规模较大的软件项目。喷泉模型喷泉模型是一种基于风险管理的软件工程开发模型,它强调在开发过程中不断识别、分析、评估和处理风险。该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看作一种探险过程,不断试错、不断迭代,适用于需求变化较大、风险较高的软件项目。螺旋模型螺旋模型是一种基于迭代和风险管理的软件工程开发模型,它将整个软件开发过程分成多个迭代,每个迭代都包括计划、风险分析、工程实施和评估等四个阶段。每个迭代完成后,再根据评估结果来确定下一个迭代的计划和风险控制措

2. 测试的方法有哪些?

软件测试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方法。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测试方法:

1. 黑盒测试:只关注系统的输入输出行为,不考虑内部实现细节,测试人员不需要知道系统的内部结构和代码。常见的黑盒测试方法有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等。

2. 白盒测试:主要关注系统内部的逻辑和代码,测试人员需要了解系统的内部结构和代码。常见的白盒测试方法有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路径覆盖等。

3. 灰盒测试:介于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之间,既考虑了系统的输入输出行为,也考虑了系统的内部结构和代码。

4. 单元测试:针对程序的最小单元进行测试,通常是针对函数或模块进行测试,可以采用白盒测试方法。

5. 集成测试:将各个单元组合起来进行测试,检测系统组件之间的接口问题和集成问题。

6. 系统测试: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安全测试等。

7. 回归测试:在对系统进行修改或升级之后,重新进行测试,以确保修改或升级没有引入新的问题。

8. 自动化测试:使用测试工具和脚本自动执行测试,以提高测试效率和减少人为错误。

9. Exploratory testing:一种以发现缺陷为目的的测试方法,通过不断探索和试验来发现问题。以上只是常见的测试方法,还有其他一些特定的测试方法,例如安全测试、可靠性测试、兼容性测试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3. 软件生命周期、软件设计的步骤、软件工程开发流程软件生命周期(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 Cycle,SDLC)是指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阶段。软件生命周期的目标是确保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并使软件能够按照计划时间交付。软件设计的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等。

其中,需求分析是确定软件系统的目标、功能、性能和接口等方面的工作;概要设计是确定软件系统的架构、模块划分、接口定义和算法选择等方面的工作;详细设计是确定软件系统各模块的详细实现方案,包括模块内部的数据结构、算法和接口等方面的工作。软件工程开发流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需求分析:确定软件系统的目标、功能、性能和接口等方面的需求,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

2. 概要设计:确定软件系统的架构、模块划分、接口定义和算法选择等方面的设计,形成概要设计文档。

3. 详细设计:确定软件系统各模块的详细实现方案,包括模块内部的数据结构、算法和接口等方面的设计,形成详细设计文档。

4. 编码:根据详细设计文档编写程序代码,并进行单元测试。

5. 测试: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等多个方面。

6. 部署:将软件系统安装到用户所需的硬件和操作系统上,并进行系统集成测试。

7. 维护:对软件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包括纠错、更新和功能扩展等方面的工作。

4. 详细设计用到的辅助工具软件工程详细设计需要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来帮助开发人员进行设计和编码工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辅助工具:

1. 绘图工具:绘图工具用于绘制软件系统的各种图表,如数据流图、结构图、流程图、状态转换图等。常用的绘图工具有Visio、PowerDesigner、Dia等。

2. 编辑器:编辑器是用于编写程序代码的工具。常用的编辑器有Sublime Text、Visual Studio Code、Notepad++等。

3. 集成开发环境(IDE):IDE是一个集成了编辑器、调试器、编译器和其他开发工具的软件包。它可以提供代码自动补全、语法高亮、调试等功能。常用的IDE有Eclipse、Visual Studio、NetBeans等。

4. 版本控制工具:版本控制工具用于管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代码变更。常用的版本控制工具有Git、SVN、Mercurial等。5. 自动化构建工具:自动化构建工具用于将代码编译、打包、测试、部署等步骤自动化。常用的自动化构建工具有Maven、Gradle等。6. 测试工具:测试工具用于自动化测试和测试管理。常用的测试工具有JUnit、Selenium、TestLink等。这些辅助工具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减少错误和重复工作,使开发人员能够更加专注于软件设计和编码。

5. 类图和时序图类图和时序图都是面向对象软件开发中常用的建模工具,用于描述软件系统的结构和行为。类图是描述软件系统的静态结构,用于表示系统中的类、对象、接口、关系等。类图中的元素包括类、接口、实现、继承、关联、聚合、组合等,可以用于表示系统中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和依赖。时序图是描述软件系统的动态行为,用于表示对象之间的交互情况。时序图中的元素包括对象、生命线、消息、控制流等,可以用于表示系统中对象之间的交互和消息传递过程。类图和时序图都是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OOAD)中常用的建模工具,可以用于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有助于分析系统的需求、设计系统的结构和行为,以及进行系统实现和测试。

6. 利用软件工程的知识解决如果用户需要一个方形桌子,后又改变成圆形桌子的需求该怎么办如果用户需要一个方形桌子,后又改变成圆形桌子,可以采用敏捷开发的方式,及时响应用户的变化需求,保证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1. 与用户沟通,了解用户的变更需求。

2. 对需求进行评估,评估其对系统的影响,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等方面。

3.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系统设计和需求修改,并进行相应的测试,确保修改后的系统满足用户的需求和要求。

4. 将系统修改后的版本交付给用户进行验证和确认。

5. 在系统中留有足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便在将来发生类似情况时,能够方便地进行修改和扩展。以上步骤强调了与用户的沟通和协作,以及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及时响应变化需求的重要性。同时,需要注意对系统影响的评估和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对系统的测试和验证。

7. 调试与测试的区别

调试(Debugging)和测试(Test)是软件开发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区别。

调试(Debugging)是指在程序编写完成后,进行程序错误的查找和调整的过程。调试旨在找出程序中的错误和问题,并修复它们,以确保程序在运行时可以按照预期的方式执行。调试通常涉及使用调试器、日志记录器、断点等工具来跟踪代码的执行,以定位错误和问题。调试的目标是让程序达到正确的状态,以便它可以按照预期的方式执行。

测试(Test)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活动,对软件进行验证和确认。测试旨在检查程序是否符合规格说明书和用户要求,以及它是否能够在各种条件下按照预期的方式运行。测试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的方式进行,并涉及一系列的测试方法和工具。测试的目标是发现程序的错误和问题,以便在发布之前解决它们,以确保程序的质量和稳定性。因此,调试和测试的区别在于它们的目的和重点不同。调试侧重于定位和修复程序错误,以确保程序在运行时可以按照预期的方式执行;而测试侧重于检查程序是否符合规格说明书和用户要求,以及它是否能够在各种条件下按照预期的方式运行,以确保程序的质量和稳定性。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点赞 1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