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填空】 No.2
1、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2、从资源分配的角度讲,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分为存储器管理、处理机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界面。
3、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常用的处理机操作系统主要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允许多个用户在其终端上同时交互地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分时操作系统,它通常采用时间片轮转策略为用户服务;允许用户把若干个作业提交计算机系统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批处理操作系统,衡量这种系统性能的一个主要指标是系统的吞吐率;在实时操作系统
的控制下,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作出响应。设计这种系统时,应首先考虑系统的实时性和可用性。
4、UNIX系统是分时操作系统,DOS系统是单用户操作系统。
5、现代操作系统通常为用户提供三种使用界面:命令界面、图形界面和系统调用界面。
6、计算机中CPU的工作分为系统态和用户态两种。系统态运行操作系统程序,用户态运行用户程序。
7、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有单块结构、层次结构和微内核结构。
8、程序的并发执行是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为了更好地描述这一特征而引入了进程这一概念。
9、进程至少有三种基本状态:运行态、就绪态和阻塞态。
10、进程存在的标志是进程控制块PCB。
11、进程的静态实体由程序、数据集合和PCB三部分组成。
12、进程被创建后,最初处于就绪状态,然后经进程调度程序选中后进入运行状态。
13、进程的同步和互斥反映了进程间直接制约和间接制约的关系。
14、用于进程控制的原语主要有创建原语、撤销原语、阻塞原语和唤醒原语。
15、操作系统中信号量的值与相应资源的使用情况有关,它的值仅能由P、V操作来改变。
16、每执行一次P操作,信号量的数值S减1。若S30,则该进程继续执行;若S<0,则该进程阻塞。
17、每执行一次V操作,信号量的数值S加1。若S>0,则该进程继续执行;否则,从对应的等待队列中移出一个进程并将就绪状态赋予该进程。
18、利用信号量实现进程的互斥,应为临界区设置一个信号量mutex,其初值为1,表示该资源尚未使用,临界区应置于p(mutex)和v(mutex)原语之间。
19、如果系统中有n个进程,则在就绪队列中进程的个数最多为n-1。
20、高级进程通信方式大致分为三大类:共享存储器、消息传递和管道文件。
21、一般说来,进程队列有三种组织方式,线性方式、索引方式和链接方式。
22、作业从进入系统到最后完成,可能要经历三级调度:高级调度、中级调度和低级调度。
23、作业的状态分为四种:提交、后备、执行和完成。
24、进程调度完成进程状态从就绪态到运行态的转化。
25、利用优先级调度算法进行进程调度时,即从就绪队列中选择优先级高的进程,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非抢占式优先级法和抢占式优先级法。
26、常用的内存管理方法有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和段页式管理。
27、动态存储分配时,要靠硬件地址变换机构实现重定位。
28、存储管理中常用虚拟存储器方式来摆脱主存容量的限制。
29、在存储管理中,为实现地址映射,硬件应提供两个寄存器,一个是基址寄存器,另一个是限长寄存器。
30、在多道程序环境中,用户程序的相对地址与装入内存后的实际物理地址不同,把相对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这是操作系统的重定位功能。
31、用户编写的程序与实际使用的物理设备无
剩余60%内容,订阅专栏后可继续查看/也可单篇购买
【200道题足够应付考试了】看的时候不一定要背诵,有个大概印象就可以,剩下的交给在考场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