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目解析:用户体验和商业化该怎么平衡?
高频面试题:用户体验和商业化该怎么平衡
问题分析
产品商业化一定要损伤用户体验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用户体验也是实现产品商业化的一种手段。有的时候商业化做的简单粗暴,根本原因是因为在简单粗暴的目标下,团队懒于思考用户目标,用户场景,懒于思考如何兼顾用户体验。而简单粗暴的手段往往效果来的更快更明显,因为短暂的***而忽视了长期的损失。
回答样例
1.商业化的前提是对目标用户有足够的了解和对盈利模式的清晰判断才足以展开的
2.在使用场景和使用路径下推荐
GO 桌面在北美为金山清理大师推广时,就在用户的使用场景中结合了清理大师的广告。比如,当用户卸载应用时,会在有卸载残留时提示用户,询问是否下载清理大师进行彻底清除;或者当用户使用 GO 桌面自带的内存清理功能时,会适时推荐用户使用更专业的清理工具。这样形态的广告,抓到了用户本身就需要的内容,对用户的骚扰微乎其微,转化率极高。
3.精准的推荐
大家都知道优酷土豆等视频广告非常烦人,无论我看的是什么,几乎都是肯德基和必胜客等无关的内容。而Youtube的广告却优化的非常好。背靠着谷歌的大数据分析,Youtube可以做到精准且本地化的广告推送。也就是可以通过用户平时的搜索历史或当前所在的频道,标定用户的类型,尽量做到投放的广告是用户正好感兴趣的。
当然在实际的产品中做到像谷歌一样的大数据分析是很难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产品内部的一些特征去标定一些用户特征。比如亚马逊每件商品都有自己的tag,会根据用户的购买记录,推荐相同tag下热门的产品。
4.高质量的广告内容
前段时间百度深陷卖假药的丑闻中,源于很多假药商家通过百度的竞价排名推广自己的假药链接,不但伤害了消费者,而且给消费者百度为了利益无底线的印象。所以在产品的商业体系下,也并不是什么内容都可以发布给消费者的。如果百度对医疗这一类敏感区域加强监管,审核广告内容,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网站充斥着各种黄色房产图片和类似街头牛皮癣的广告图片,虽然最后的内容不一定就是坏的,但是也给用户留下了不想再来的印象。
5.与功能相结合
有的时候商业化也并不一定是一个简单的广告或推荐,也可以是一个功能。Weico的微博产品并没有直接在微博中阻挡广告位,而是通过为客户制作品牌皮肤的方式来推广。而皮肤做的好看,本身也是一种用户喜爱的功能。
6.能够关闭或取消
7.不要影响正常功能
8.敏捷和小规模测试
遇到不确定是否用户会反感的情况时,我们可以标定少部分用户进行测试。比如发布一个内部版本,或者针对某一类用户放量,这样能尽量减少问题的破坏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观察效果、收集反馈和建议,通过敏捷的方式快速改进商业化的手段。
#学习路径##产品#
文远知行公司福利 510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