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度指数:1691
时间限制:C/C++ 1秒,其他语言2秒
空间限制:C/C++ 256M,其他语言512M
-
算法知识视频讲解
-
你需要为一个简单的多分类识别器补上“K 近邻”判别模块。做法是:先度量待测样本与训练样本的距离,挑选出距离最近的 K 个样本,再用多数票决定最终类别。
-
操作要点(按流程执行):
-
先计算待测点到每个样本点的距离(为了效率,可直接用“平方欧氏距离”参与排序,结果等价)。
-
将样本按距离升序排列,截取前 K 个作为近邻。
-
统计这 K 个近邻的标签出现次数,频数最高的标签即为预测值。
-
如出现“最高频数并列”,只在并列标签对应的近邻里,按由近到远的顺序挑第一个的标签。
-
约束与假设:
-
数据集已做归一化处理(不同维度量纲一致),特征保留两位小数。
-
每个类别在数据集中都至少有一个样本。
-
距离采用欧氏距离:
输入描述:
- 第 1 行:k m n s
k 为最近邻个数(≤20),m 为样本数(≤200),n 为特征维度(不含标签,≤5),s 为类别个数(≤5)。 - 第 2 行:待分类样本的 n 维特征。
- 第 3 行至第 m+2 行:每行 n+1 列,前 n 列为特征,最后 1 列为类别标签(整数,以浮点给出)。
输出描述:
输出两项:预测标签 与 该标签在前 K 个近邻中的出现次数
格式:label count
示例1
输入
3 6 2 2
0.00 0.00
0.20 0.10 0.0
0.30 0.00 0.0
0.00 0.40 1.0
0.60 0.60 1.0
0.05 0.02 0.0
0.90 0.90 1.0
说明
距离最近的 3 个样本依次为 (0.05,0.02,0), (0.20,0.10,0), (0.30,0.00,0)。
多数票为标签 0,且在前 K=3 个邻居中出现 3 次,故输出“0 3”。
示例2
输入
4 6 2 3
1.00 1.00
0.95 0.95 2.0
1.10 1.00 2.0
0.90 1.10 1.0
0.80 0.90 1.0
2.00 2.00 3.0
1.30 1.40 1.0
说明
最近的 4 个邻居按距离为:(0.95,0.95,2)、(1.10,1.00,2)、(0.90,1.10,1)、(0.80,0.90,1)。
标签 1 与 2 在前 K=4 中均出现 2 次,构成并列;比较并列集合中“最近”的样本,其最近者为 (0.95,0.95,2),因此最终返回标签 2;同时输出该标签在前 K 中出现的次数 2。
备注:
本题由牛友@Charles 整理上传